第十六章 食堂里的新品

    民以食为天,高三学子也是一样的。相信每个上过学的人都知道食堂是个什么令人难忘的地方吧。难忘的原因不止是去的最多,还因为那种菜肴今生不想再吃第二次。其实用菜肴这个美味的词汇我都有点亏心。

    刚入学的时候五百万就说过你们好以后的生活轨迹就是三点一线。那三点?寝室教室食堂。毕竟食堂在高三生活中占挺大的分量,我就单独拿出来说事。

    上高中才住校,所以对食堂的早饭没有什么概念。第一次去吃早饭是人去的最全的时候,一个寝室十个人一起去,那阵势哪像是去吃早饭的,完全就是去生事的,满满挤在一张桌子上,点的东西又多。每人一碗免费的粥,其实是找不到多少米的,就叫米汤吧。在那之后也就每学期开学那一天大家才会一起吃一顿早饭。以后的日子要么是睡不醒,要么是懒得吃。

    午饭呢,我真的不想说,要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学艺术后也弄了个一模二模。是去其他学校的,记得好像去了一个叫湟里的中学,是个乡下中学,人家的食堂就比我们的高级,有上下两层。那伙食一顿饭就把我的胃给留在那了。想不说比我们多一个荤菜,就是蔬菜里面都掺点肉,人家教师都和学生在一个餐厅用餐。因为是自己的母校也不想黑的太重,食堂承包给了外面人,我们就过上了清汤寡水的生活,老师自然不是在学生餐厅吃饭,有一个专门的教工食堂,有回误进了教工食堂,那个打饭的阿姨打好了,一看那用的是学生卡就把你赶出去了,看过老师吃的,再看看我们吃的。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还在长身体的栋梁,要是栋梁的身体都不结实,那这未来由谁来扛起呢?有回体质检查,还有好多人查出营养不良,这都要全面小康了,难不成我们就是那没有完成的百分之几吗?不过伟哥营养不良挺正常的,他本来就很瘦,是那种弱不禁风的男生。

    晚饭就和午饭差不多的,有时候就是靠着从家里带的零食支撑着。还好星期六就能回家了,和高一不同高二高三都是下午才放假,所以就得多吃一顿饭,但是这天是不查住宿生的,这一天就会有一个特别的现象,食堂只有寥寥几人,而明显高三不止那么多人。那剩下的人去哪了呢?就是这段时间我尝遍周边的馆子。最好吃的应该是孟河面馆,那个面现在想起来也会不自觉的流下口水,怎么形容呢?广告里的面不是色香味俱全吗?就是没有变成方便面之前的面。也是经常去吃饭的地方,一个是进,一个是味道好。

    学校食堂也对这种情况采取措施,强制学生在食堂就餐,没有多大成效。毕竟腿长在学生身上,你不能时时刻刻拦住,还有就是老师心疼学生,也知道学校的大锅饭是什么,于是学生出校吃饭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还有一段时间去食堂吃饭会送水果,我也随大流的去了,一开始还真的有效果,去的晚的就没有了。水果也由苹果变成桃子再变成小橘子。人数随着水果的改变而减少,再后来去再晚也能领到水果。记得有一次老头的课,下课晚只能去食堂了,我排在最后,我后面没有人了,那个打饭阿姨就把剩下的枇杷都给了我,当时我是真的开心啊,白白得了这么多水果。事实证明便宜都是别人不想要的,吃了一个。哇!涩的。我全扔了,也明白一个道理白白得来的东西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说实在的,你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把戏都不如把饭做得好吃点来的实在。在我们不停的期盼中终于有了改善。食堂开了一个新窗口,这个窗口的位置就不在一个平凡的地方,在以前的主席台上,开了一个烧黄焖鸡的地方。自此以后,那个废弃的主席台上人流如潮,就靠这个黄焖鸡拉回了大半的学生,都是冲这个来到。哎,可惜啊,僧多粥少,每次也就两百份,好多排在后面的人都吃不到,尤其我们高三党放学晚,每次去看到的都是高一高二已经抢光了的场面,那个心里痛的胃都痛了。只能拿老干妈拌拌饭,麻痹自己的味蕾了。还好我们班有一节体育课是吃饭之前的课,有些丧心病狂的就提前十几分钟去食堂,人家还没有开门就去了,坐在那等饭吃。还有就是立秋放电影的时候可以早点吃饭。

    反正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新品,还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来吃饭。比如在画室里认识的人,正好人家在排队,就脸皮厚一点的插个队,当时就用吃的好才能学的好来给自己找借口,因为艺术生的关系还帮周围的人打饭,古媛媛就是最多的一个。

    最近在大学附近又吃到了那个味道,这里叫三杯鸡。再次回味,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虽然比不上妈妈做的菜,但吃起也倍感亲切。

    梦笔阁免费小说阅读_www.meng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