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画布上的褶皱

    画旅的故事还是回归到画画的教室,学了好久的基础素描,画过正方体,长方体,三棱锥,球体。终于不画石膏了,画苹果。很大很大的苹果,一张a4纸上画一个苹果,关键就是抠细节了,首先就是切一个形出来,切出的形要方不要圆。然后就是选择光照的方向,来确定阴影投至的方向和大小。这些都定下来后,区分黑白灰的大小面积。

    先是用铅笔大体走一遍,轻轻上色,目的就是区分黑白灰。那时候画画不兴擦的,老师画画也不喜欢擦,我们就有样学样,好多人都养成了这个不好的习惯。一直到大学才改过来,以前一直没有注意,恶习习惯了也会省事很多。主教素描的是陈胖,他画画就很少擦,一般擦要么是纸上被蹭的太脏了,要么就是快要完画了,擦去多余的线条。

    见过陈胖演示画素描,时间特别的长,看着看着就犯困。当初的时候,应该算是第一次他演示画苹果,线条的运用简直是随心所欲,就是后来一直强调的画画要放松。这种状态是一种挺玄的状态,没有个几个月连入门都入不了。陈胖画好大形后,就用铅笔上色,一边上色一边抹,亮面灰面暗面阴影都抹的很均匀,很轻一种朦胧感。站在后面太远看上去就好像没有画一样,近看其实画了,画的很细,这样有利于后期的塑造。然后就是加深了,最简单的是暗部最黑,其次是暗部,再次是灰部,最淡的是亮面。而这种加深的方法也很特别,排线加深。一组线就是一个面,一个立体的物体会有好多个面。想要表现物体的立体就从不同的方向排线。很多时候手上会没轻没重,排出来的线条就会突兀,解决的方法也特别简单,用你的大拇指蹭一蹭,把线条蹭的淡一点。揉进你的画里面,蹭淡了也没事,再排一组线吗!最后画完了,觉得亮面不够亮,不怕,咱们擦了不就行了,再用大拇指把灰面抹淡到亮面,精益求精就再排排线。有万能的大拇指和排线法你应该也能画好素描。最后的效果图,那时候还是菜鸟的我们都发出了惊叹的哇。这就是灰色的苹果,感觉伸手就能拿出来。

    到我们画的时候,才发现做的没有想的简单。我们会执着于形的细节。一上来就扣细节,就像一个机器,你支架还没有装好就已经开始扭螺丝了。那怎么会是一个合格的商品呢?误入歧途的我们需要老师即时点醒,要不就越走越远了。

    “又扣,还扣,撕了重画。”这是大头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有好多人就因为他这句话信心尽失。刚开始的几个星期总有人退出。这些退出的人都是散班的,因为艺术班的已经定形了,也改变不了。其实我是个很会动摇的人,那时候没有退出还得感谢身边的两个人,每次到画室她们都在,一方面学画一方面谈未来,也不怕大头骂。要是她们有一个走了,说不定我也会走。已经过去的命运就没有太多的可能性了,只剩现在的结果。

    那时候画画还讲究提前尝试,示图上的苹果下总会有一块画布,我就试着画布,也学了好几个星期了,手上多少有点把握,画了画布总感觉太生硬,什么不像呢?对了,是画布上的褶皱。我没画上去,难怪太生硬,可是要怎么画呢?老师还没教,不管了自己先尝试一下吧。我这个人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想到什么就去作什么。

    要不怎么说人的创造能力强呢,没有固定的条框约束能想出好多不同的画法,最后的目的不就是好看吗,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实在不行撕了重画。反复了三四次,我觉得有点意思了,这时候旁边的程萍看到了说:“你怎么画布纹了?”

    我很自信的问:“好看吗?”她说还行,反正我是觉得特别不错,整个人都有点轻飘飘的,还怂恿程萍也画布纹和褶皱。她推辞了,经不住我再三诱骗,她也开始画布纹,才画了一点点大头来了,看了一眼程萍的画板说:“仔细画苹果,别搞些花里胡哨。”又看了一眼我的画板,我等着他的表扬就听到他说:“画的什么东西这么丑,还画了个布纹更丑了。擦了。”当着他的面我擦的很慢,很心痛。他一走我又把擦掉的补上了,一边的程萍还在耻笑我:“哈哈,叫你抢着画,还叫我一起画,幸好没画。”

    毕竟是我第一次的抢先画作,那张画到现在我还留着,第二天陈胖就教我们画褶皱了,估计是大头跟他说了什么,还很郑重的告诫我们不要随意尝试!

    梦笔阁免费小说阅读_www.meng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