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大梁往事

    梁永乐十四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西夏天盛十三年,金正隆六年,西辽绍兴(它的年号与南宋同)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为扫平天下,先拣软柿子捏,以部分兵力牵制大梁后,亲率主力大举伐宋。

    在这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中,人们注定见不到太多熟悉的身影。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无论宋金,皆有大量名将病故。限于篇幅,同时为了节省各位看官的时间,此处小子不一一摘录。

    只着重说下大梁国。

    这十二年来,大梁国的百姓过上了神仙一般的日子,有强大的国家作后盾,没人敢来抢夺他们的财产。大梁国粮谷堆积如山,穿钱的绳子都烂了,战马漫山遍野的跑。从耽罗购买的战马,暹罗进献的战马,以及大梁国陇右都护府自产的战马,大梁国的战马已经超过五十万匹,其强大的骑兵实力,足以与世上任何一个强国争锋。大量的母马可以下崽,战马资源可谓源源不断。

    而十二年后的今天,金主又发起大战,此时梁武帝已经是七十一岁之高龄,而他手下的三大著名元帅,皆己病故。

    早在1151年,韩世忠就病死了。

    1156年,在大金国当了三十年俘虏的宋钦宗到死也没能盼到高宗皇帝来接他,带着万分绝望的心情,死在了大金国。同年,大梁国的老元帅岳飞病逝。

    1157年,卢俊义和林冲先后故去。

    1158年,皇兄武植故去。

    1159年,齐王晁盖和暹罗王李俊先后故去,因二人受皇上厚赏,皆有世袭罔替之特权,晁盖之子晁中继位齐王,李俊之子李登继位暹罗王,皇上的爱女武轩,成了李登的正妃。

    1160年,大梁国最后的顶梁柱,老元帅萧嘉穗病逝。老丞相朱武也于这年年底故去。朱武临终前,上书梁武帝:希望宋安平能代替自己的位置。

    办完了朱丞相的丧礼,皇帝又马上去找许贯忠。

    老臣许贯忠疾病缠身,己经老的下不了床了,这时已经致仕。那一把白胡子,更显憔悴。

    浮生一片草,岁月催人老啊!

    许贯忠艰难的在床上行君臣之礼,被梁帝阻止:“卿身子不适,这些礼节就免了吧。”

    许贯忠也就不再坚持,咳嗽了两声,道:“多谢陛下。”

    梁帝的亲信侍卫搬来椅子,请梁帝坐下,然后侍立一旁。

    梁帝问道:“依卿之见,谁可拜相?”

    许贯忠道:“臣保举一人,臣唯一的徒弟宋安平,由臣教授多年,臣的这身本领已经被他尽数学去,此子天资聪慧,可继大任!”

    梁帝迟疑道:“他才四十一岁,当真能当此大任?”

    梁帝之忧疑,不是没有缘由的。

    丞相这一官职,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重中之重。

    皇帝不是神仙,他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无法处理所有的事。而全国的奏章比雪片还多,各地要处理的大事,都要上报皇帝,地方官不敢擅自决断。

    光靠皇帝一个人来干,累吐血都是轻的。

    这时,他就需要丞相这个最有力的助手。

    居丞相高位者,必须得人品过硬,还得能力出众。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为相,蜀国的政绩天下第一,蜀人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北宋时期的蔡京为相,好好的一个国家折腾成了烂番署,君臣百姓受灾受辱。

    许贯忠知道梁帝心里的担忧,他定了定心神,道:“臣生平观人,从不走眼,宋安平绝不是那纸上谈兵的赵括,臣打仗多年,每次都是让他调度后方,从不出错!第三次出征蒙古,我军大获全胜,全出宋安平之智计,皇上还因此赏了他一百万贯!此子文武双全,皇上若是因为厌恶宋江,而迁怒宋安平,臣甚觉可惜!此子若加磨练,他日必是大梁之干城,日后若证明臣保举失人,请皇上杀臣全家!”

    这个伟大的老师,不要一文钱,免费教他徒弟读书,还教他武功,教他行兵布阵。

    到老病贫弱,不能起床的时候,又临门一脚,把他徒弟推上高位,并不惜以全家性命作保。

    梁帝沉吟道:“朕知你和萧大帅感情甚笃,朕请你推举贤相,你一不推举萧大帅的儿子萧飞,二不推举你儿子许龙,却偏偏推举了宋安平”

    许贯忠正色道:“陛下,臣闻‘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方为贤臣。萧大帅之子,和臣的儿子,虽然都不是孬种,但只是蒙荫父职,故而名声显赫。宋安平出身低微,名声不显,然而能力却胜他们百倍!陛下若肯用他,必是大梁之福!”

    梁帝道:“好,就依卿的意思。”

    政绩天下第一,并且在战场上屡出奇计大败敌军的宋安平,从此在他老师的帮助下,出将入相,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这三征蒙古之事,小子得和看官说清。

    因为大梁国攻下了大片金地,领土己与蒙古相邻,边境线上时不时的便要遭受蒙古部落的侵袭,这些杀人越货的家伙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极难剿捕。

    大梁两次出兵讨伐,敌军刚一接战就跑,绵延千里的大草原,根本无处去寻。待梁军粮食用尽之时,只能无功而返。

    而你前脚刚走,他后脚又追来,打你个措手不及。真是令人头疼不己。

    第三次出兵,梁帝派老将陆文龙率军十万打进蒙古内地,依然是找不到人,眼看粮尽,是宋安平献上奇计,引诱克烈部酋长上套,击杀八万余人,大获全胜。从此蒙古再也不敢来犯。

    有了这样的战功,再加上朱武和许贯忠的推荐,宋安平算是坐稳了相位。

    梁山好汉以及大梁官员的所有后人中,只有这出身最差的宋安平混的最好。

    其它后辈中混的不错的人,也有几个。

    岳飞的儿子,韩世忠的儿子皆为将,这个不必多说。

    武大郎的儿子无人成材,皆为小官,也不必多说。

    徐宁老迈,不能上阵,其子徐晟袭父职爵,此人武功极高,胜过其父,又得他父亲所赠之宝甲,因此甲刀枪不入,金将和蒙古战将在单挑之中死在徐晟手上的,己达数十人。徐晟的大旗往这一摆,还没开战,金人和蒙古人便己丧胆。

    呼延灼的儿子呼延钰,亦因战功受封,成了御林军将领。

    花荣之子花逢春,阮小二之子阮良,柴进之子柴藩,樊瑞之子樊成,关胜之子关铃,这几人个个成材,皆因战功受封为将,没给他们的父辈丢人。

    韩滔的儿子是个没用的废物,但韩滔的两个孙子韩起龙,韩起凤却作战勇猛,不到二十岁便积功为将。

    以上这些年轻一辈的将领,全是这场大战的主角。

    梦笔阁免费小说阅读_www.meng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