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开封声诉

    自那日遇李常胤c尉迟镜等人刺杀朱元璋,南梦溪就一直在想一件事,如何拖慢北伐军的进军速度,让自己先到大都,此时她也想来一场刺杀。朱元璋和徐达,两人相比起来,刺杀徐达似乎更容易些,他是三军统帅,经常抛头露面,会有更多的机会下手。

    刺杀真不是自己的做事风格,南梦溪心里很矛盾。南梦溪离开通猿谷,杜衡相送了很长一段路程,南梦溪见杜衡为人真诚,就把自己的矛盾跟杜衡说了,可是她故意买了个关子,把矛盾简单化成了选择题。

    “杜大夫,有件事我想请教一下。”南梦溪说道:

    “什么事?”杜衡说道:

    “徐达的大军正在渡黄河,为了能拖慢他们的行程,我本来打算去刺杀徐达,主帅一死,北伐军必乱。可是,三日前,我无意间见到朱元璋到了朱仙镇——你说,刺杀他是不是更好,一本万利,而且已经有人这么干了,只是没得手。”南梦溪说道:

    “刺杀?君子不为。”杜衡说道:

    “我不是君子,我是女子。”南梦溪说道:

    杜衡笑了一下,说道:“你呀,真是太聪明,而且还有点诡诈,其实你早就拿定主意要刺杀徐达了,还故意让我替你做选择题。刺杀朱元璋,确实一本万利,他一死,全真教的危难就会迎刃而解,可是朱元璋深居中军大帐,有三军保护,刺杀他几乎不可能。”

    “啊,好吧,我承认,我的矛盾确实不在这。朝廷浑噩,朱元璋也算是一明主,不刺杀他,我就得去刺杀徐达,可是这治标不治本。朱元璋北伐势在必行,徐达不挂帅,还有别人——”

    “北伐军驰入中原,几乎没受什么抵抗,还有万民拥护。现在朱元璋到了开封,这是进见他的好机会,你何不与他见见面,把重阳宫的态度跟他说清楚。如果他是一明主,定会酌情处理,这么一来,重阳宫就有机会保全。”杜衡说道:

    “嗯,这很好,我看可行——刺杀,我不喜欢,师傅也不会同意我这么做。”南梦溪说道:

    南梦溪到开封后,得知北伐军主力已渡河完毕,唯有数千留在南岸,准备组建护卫军,护送朱元璋回应天府——金陵。

    南梦溪在军营四周查看,发现营中只有三千人,如此之小的一个军营,哪怕是大白天的硬闯,对于南梦溪而言,都算不上难事,只是势必要造成不小的动静,而且违背南梦溪在开封停留的初衷。

    要见朱元璋,南梦溪想到了一个办法,趁着月黑风高,南梦溪来到军营。军帐之间有火盆,放在三角木架上,南梦溪用寒冰掌将数个火盆之火熄灭,周围顿时陷入一片黑暗,一种阴森森的感觉油然而生。

    中军大帐正对辕门,在其右前方有一体积稍小的,应该是主帅徐达的军帐,此时帐中无人,徐达正在中军帐向朱元璋汇报大军渡河的情况。此时,一阵阴风挂了进来,让人不由地打了个冷战,紧接着中军帐外就发生了骚乱。徐达疾步匆匆,率先冲出大帐,发现周围的火盆都灭了,有不少军士拿刀持枪围在主帅帐前,仰头看着主帅帐的顶上。徐达一抬头,看到一个飘忽的黑影挂在主帅帐顶上,虎视眈眈地看着中军帐。

    “弓箭手把它射下来。”徐达看出了军士心底的恐惧,于是大喊,对军士下达指令。

    二三十名弓箭手就位,随着徐达一声令下,羽箭排着队就朝黑影飞去。黑影好像是通透的,飞箭直接就穿过去了,而黑影依然虚无缥缈的挂在那。

    徐达又令弓箭手放箭,结果都一样,箭对黑影根本就无效。徐达见此情形,又喊道:“火把,给我把大帐烧了。”

    数个火把被掷到大帐顶上,大帐立马就烧起来了,火苗窜得老高,黑影也随着火起而消失不见了,主帅帐就这样变成了灰烬。

    第二天晚上,黑影又出现了,还是在军帐顶上,军士被迫又把中军帐左侧常遇春的军帐烧了。

    黑影连续两个晚上出现,使得军心惶恐不安,军士行军打仗多年,杀人无数,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有些怕鬼的。无奈之下,朱元璋只得亲自巡营,徐达陪同左右。

    朱元璋c徐达巡营完毕回中军大帐,行至近前,发现大帐周围的火盆都灭了,大帐里也灯火尽灭,而且看见一个黑影进了大帐。朱元璋惊骇,猛然醒悟,大家都中了黑影的调虎离山了,中军帐中有地图,那可是军事机密,万万不能落入敌人之手。

    “地图。”朱元璋喊了一声,而后奔向大帐。

    徐达听到朱元璋一声喊,虽醒悟的不是很透彻,却也明白朱元璋的意思,有贼人去偷地图了。

    朱元璋c徐达前后脚到了大帐前,立即止步,朱元璋凝神听了一下,帐里安安静静,于是小心翼翼地将帐帘掀开一道缝,朝里面窥望。朱元璋的睿智与谨慎就从这里体现,他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己绝不能大步流星地就进去,他亲眼看见有个人影进去了,如果他是刺客,他就躲在帐帘里守株待兔,自己这一进去,就正好撞在刺客的刀剑上,毫无疑问,自己这条命也就交待了。

    也就在朱元璋掀帐帘往里窥望之时,后面的军士也都悄然跟了上来,徐达挥手,示意他们包围大帐。

    朱元璋窥望片刻,发现并无异常,而后朱元璋给徐达使了个眼神,意思是准备好,随后朱元璋一用力就把帐帘掀起来了,而徐达拔刀就冲了进去。

    片刻后,外面的朱元璋并无听见刀剑之声,随后也进了大帐,大帐里比外面还要黑些,却依然有视觉感。朱元璋看到徐达站在帐中,自己进来后,便用眼神交流了一下,眼神中透漏着些许疑惑。

    朱元璋没看到贼人,却闻到了血腥味。在朱元璋之后,还跟进来两名军士,徐达回头,对军士说道:“掌灯。”

    军士将灯火点着,账内明亮了,随后朱元璋c徐达等就看见一具尸体趴在地上,血在地上已经流了一大片。

    经过察验,发现此人被一剑穿心,从伤口和倒地的姿势判断,剑是从身后袭来,贯穿心脏,当场毙命。这个人身穿夜行衣,他所使用的佩剑非常有名,是七星剑,而他也正是尉迟镜。

    朱元璋的护卫军统领认出了七星剑,对朱元璋说道:“主上,卑职认识这把剑,到朱仙镇的那个晚上,有人行刺,卑职与数名贼人交手,其中就有这把剑。”

    大帐中,地图还挂在原处,其它的也就是桌案笔墨之类的日常用品,自然也没有丢失。徐达在桌案上发现了一张字条,字条上写着:明日辰时,登仙楼一叙。字体娟秀,像是女子写的。

    军士搜查军营四周,又发现了四具尸体,都是身穿夜行衣,同样是一招毙命。

    登仙楼在开封城中,还没到辰时,朱元璋的护卫统领已经命五十名军士乔装成乞丐c茶摊老板c店小二c富家公子,潜伏在了登仙楼四周,另外也对登仙楼老板打了招呼,尽量少接客,却又不能不接客,生意还得照做。

    初夏时节,辰时的太阳已经老高,朱元璋换装成达官显贵,徐达扮成护卫,一起到了登仙楼。登仙楼二楼可以远眺半个开封城,屋宇楼檐的稍许破败,折射着国家经济的颓废。

    在登仙楼东一百米,还有一座酒楼也很高,是朱雀楼,与登仙楼隔着两条街,相互对望。

    朱元璋到登仙楼已经有一会儿,却不见有人来。在登仙楼远眺朱雀楼,朱元璋看到在朱雀楼二楼,有一位女子正在望着这边,亭亭玉立,十分安静——她正是南梦溪。

    朱元璋突然意识到,留字条的人可能就是她,登仙楼周边布置了几十号人,似乎太不礼貌,而且被人家给识破了。于是,朱元璋让徐达亲自去朱雀楼,以礼相待,把人请过来。

    徐达来到朱雀楼二楼,上前说道:“姑娘,我家主上有请。”

    徐达话落,南梦溪没有立刻做出回应,依旧看着登仙楼的方向,将徐达凉了片刻才说话,道:“那边多了不少陌生面孔,想必都是你们的人吧?”

    “嗨——姑娘如果介意,我立马让他们滚蛋。”徐达的粗犷与豪爽是很少见的,说话都带着狂野味。

    南梦溪闻言,转过了身,说道:“徐帅请——”于是,南梦溪和徐达一同下了朱雀楼。

    南梦溪上了登仙楼,见到了朱元璋,奇怪的是二人之间有了片刻的沉默,最后还是朱元璋先开口,说道:“前两晚的黑影是你吧?”

    “嗯,是我,有些失礼,请见谅。”南梦溪说道:

    “到这边坐吧。”朱元璋说道:

    他二人选了楼阁边,视野好的桌子,朱元璋正对着外面的风景,南梦溪坐在侧边。他们坐下后,有人给他们看茶,而后朱元璋说道:“昨晚中军帐里发生的事,姑娘一定十分清楚吧。”

    “那个人是我杀的,军营外的四人也是,他们都是完颜德明派来的。在朱仙镇的那个晚上,潜入军营行刺的也是他们。”南梦溪说道:

    话说昨晚,南梦溪熄了盆火,进了中军帐,原本留下字条就要离开的,可是刚写完那几个字,就感觉到有人奔中军帐而来,他轻盈的脚步,均匀的呼吸,无疑是习武之人。南梦溪察之,放下笔,收敛气息,藏了起来。前文已经讲过,来者是尉迟镜,他刚进大帐,南梦溪就认出了七星剑。南梦溪扰动军营,无疑为尉迟镜潜入提供了条件,无形中做了帮凶。朱元璋不能遭刺杀,所以尉迟镜必须得死,于是南梦溪从背后突袭,瞬间将其击杀,而后抽身离去。

    南梦溪没有向朱元璋讲述击杀刺客的真实理由,而是这么对朱元璋说道:“他一进大帐,我就认出了七星剑。不瞒你说,七星剑本来是我的佩剑,是我师父送我的。半年前师父要我去武当山,途中遭截杀,七星剑遗失,自己也进了商州大牢,幸得神秘人相救,才侥幸没死。”

    “完颜德明为什么派人截杀你?”朱元璋问道:

    “因为我是重阳宫全真教的。”南梦溪说道:“重阳宫和长春宫因政见不同,而长期不和,尤其是完颜德明任掌教以后。在全真教内部,反对完颜德明做掌教的人很多,怎奈元朝廷鼎力支持他,而全真教与元朝廷的关系又是错综复杂,难以分割,为了能牵制完颜德明,上一任掌教苗道一没有把掌门令剑给他,而是秘密地送到了重阳宫。半年前,我遭截杀,正是因为他们错误的判断,掌门令剑在我身上。”

    “全真教早已腐败,我是不是可以认为,重阳宫和长春宫政见不同只是他们争名夺利的由头,如今咱大军北伐,对元朝廷,对全真教都构成了威胁,或许南北两宫认为合则生,分则死,于是摒弃前嫌,握手联合,共拒咱大军北伐。”朱元璋这一番话,露出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不友好c不和善。

    南梦溪避其锋芒,以退为进,说道:“全真教南北两宫联合,究竟是何缘由我也不清楚,当时我还在武当山,听说了这件事,感到不可思议,于是立即辞别张真人,一路北上,希望能赶在北伐军之前到大都。我不相信青松掌门和我师父是趋炎附势,表里不一之人——说一套做一套,不是我师父的为人。去年秋,青松掌门带领我师父白石,以及黄烨c楚玉c李飞c李常胤五名弟子起程北上去大都。我问去大都做什么,师傅只是告诉我说,为全真教的未来做最后一次努力。”

    南梦溪和朱元璋的谈话还算和谐,彼此之间留下的印象也都不错。至于谈话内容,南梦溪不做多想,朱元璋是信也好,不信也好,总之自己目的已经达到了,把想说的话都说与他听了。

    南梦溪没有在开封过多停留,与朱元璋辞别,就去了渡口,徐达特意为南梦溪安排了渡船,让南梦溪感觉这个彪形大汉也有细致的一面。

    不日之后,朱元璋也离开了开封,返回金陵。临行前,朱元璋又对徐达嘱咐了一件事,他让徐达留意南梦溪的行踪,必要时提供一些帮助。

    (本章完)

    梦笔阁免费小说阅读_www.meng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