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3章 顶层设计

    百历十年二月。

    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虽然仍旧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地方官员的腐败但朝廷却是拥有绝对的威信可谓是政行令通。

    随着朝廷将科举考试新规下发各地的县试如期举行。

    在今年的县试中, 朝廷增设了参加考试的年纪门槛要求十六周岁以上的书生才能报名参加考试。

    有鉴于大明要坚持走对外开放道路故而在考试目录中新增地理科目。希望这些考生的目光不能停留在大明的一亩三分地上而是从小便要望向世界了解大明所处的地理位置。

    大明的东边不是东极岛亦不是无边无际的东海, 而是疆土远超大明的美洲大陆;大明的南边不是南洋, 亦不是澳大利亚而是一片无法穿行的冰川;大明的西边不是印度洋, 亦不是西洋而是继续往前会到达美洲大陆地球其实是圆的。

    各地的知县对于地理或懂或是不懂只是他们对朝廷的决策都是认真施行故而都是重视起考生的地理知识。

    经过这么多年他们早已经深深地崇拜着林晧然已经习惯于落实林晧然的政治思想和具体的举措。

    由于在录取的人数上朝廷已经给予了相应的名额哪怕他们对一些考生的文章不甚满意亦是只能是差中选优。

    县试、府试和院试都归于童子试这三场考试显得有条不紊地举行很多考生可谓是一路过关斩将。

    百历十年的科举无疑是大明王朝两百年以来难度最小的考试由于录取人数得到了爆炸性增长不少人一举通过了县试、府试和院试三道关卡。

    正是如此从白丁到生员一些人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似乎正在效仿着林晧然当年连闯六关的传奇。

    当然, 连闯六关的人或许会出现, 但连中六元的壮举至今仍旧只有林文魁今后恐怕不会有后来者。

    在院试结束之时大明各地出现了一大批生员。

    只是现在生员已经不再享受国家的俸养即便今年拿到生员功名的考生其实心里不见得会多高兴。

    以前十里八乡可能仅有一个生员致使这个生员的名号是响当当的。

    只是今年一下子冒出十几个而且明年还会持续增加乡亲们自然不会那般的热情了甚至都懒得记这十几个生员的名字。

    朝廷此次的“扩招”却是无形地削弱着官绅的影响力甚至是悄然瓦解一些官绅独霸一方的局面。

    当然对那些不打算依靠生员身份混日子的考生而言现在成功拿到乡试的考试资格亦是一件十分开心的事。

    特别今后会试的录取人数是三千人他们只要足够的努力将来考取进士功名进入官场将不再是梦。

    待到八月之时两京十三省的乡试如期举行。

    由于本届参加考试的人数暴增致使各地的酒楼和客栈变得更加紧张而考试用具更是遭到疯抢青楼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景气。

    在无形中朝廷突然扩招之举反而大大地刺激了消费市场, 让各個省会城市的土地价格一涨再涨。

    哪怕京城都不例外而林平常当年的囤地之举回报早已经达到数十倍。得益于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囤地成为近十年最好的投资标的之一。

    虽然考生的人数远超往年但朝廷对此亦是做足了准备力保两京十三省的乡试能够顺利举行。

    由于朝廷已经明确举人不能直接入仕为官致使举人功名的含金量是大大降低故而大家亦是不再像以往那般紧张只当成是一场重要的考试来看待。

    终究而言中举并非是大家所追求的目标而是能够风风光光地进行官场成为这个时代的人上人。

    只是现在举人进入官场的路被堵死想要拿到官场的入场券只有考取进士功名故而乡试的成败其实决定不了他们的最终命运。

    有鉴于此一些自恃有才的考生甚至夜宿于青楼次日一早才赶往考场。

    虽然乡试的重要性已经削弱但朝廷对考生作弊的行为的打击并没有因此而松懈。

    不仅对搜检兵加大赏金奖励而且对舞弊的考生直接削掉功名、永不得参加科举且不允许进入状师及会计行业。

    其实对失信的行为林晧然所主导的朝廷一直都在严厉打击对一些失信的人员甚至会添加到刁民册之中。

    据不完全统计本届两京十三省的乡试有超过十万名考生走进了考场。

    跟往年以四书五经论成败的录取标准不同本届考试内部增加了地理和经济等科目更是增加了大明律法的题目。

    若说以前是寻找能将论语背得滚瓜烂熟的人才那么现在则是选取更加全面的管理型人才从而能够更好地处理地方政务。

    特别是经济方面的内容随着司法已经剥离给法院今后的地方政府首重是发展经济故而有必要选用懂经济的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乡试主考官除了常规的翰林官外户部侍郎和市舶司提举有五位出现乡试主考官林晧然重要经济的企图可见一斑。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忙碌两京十三省乡试结果如期出炉。

    虽然各地还是那一套快马报喜的模式只是很多中举者收到喜报仅是高兴片刻而后很快冷静下来对报喜官员的赏钱明显缩水。

    官差报到后面的中举者却是陆续找不着人自然亦是讨不到赏钱了。

    各地都出现一个现象:本届中举的考生明显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起码不会出现范进中举的啼笑皆非的局面而是更加理性地看待乡试结果。

    不说现在举人的含金量是大大降低而且本届乡试的录取率大大增加只要是有足够水准的考生不中举才算得上是离奇的事情。

    像广东乡试的录取名额一直仅有75个名额但本届的乡试录取人数达到900个名额足足增加了12倍之多。

    在以前只要能够中举那么就会从此成为人上之人。不仅拿到官场的入场券而且还能得到不少附近百姓的投献甚至还会有姑娘自荐枕席。

    只是现在的科举已经不再是以“考试成败论英雄”的时代哪怕现在过了乡试后面还得考会试。

    即便考过了会试那亦不过是三千进士中的一个而且绝大多数的进士都仅仅只是九品芝麻小官。

    进入官场后如果没有治理地方的才能像早前那些书呆子知县那般糊涂恐怕一辈子都得呆在九品官上了。

    现在想要成为真正的人上人想要手握权势仅仅依靠一个进士功名已经远远不够还需要本人有真才实学且在官场做出一番功绩。

    另外林相爷已经明确“想要发大财就别当官”的基调且朝廷必定会将司法体系推向全国今后当官则是要严于律己。

    正是如此即便现在中了举亦还是停留在“民”这个身份上不过是人生的一个的起点罢了。

    却不知道是朝廷的法令还是中举人数过多的缘故以前被中举之人所津津乐道的鹿鸣宴被取消了。

    “如此看来举人是真不值钱了啊!”

    “再怎么不值钱都是举人老爷咱们当心祸从口出!”

    “不见得是老爷了我邻居家便出了一位举人但我断定他过不了会试做不了官!”

    面对着如此的变故特别举人明显遭到了民间和官府的冷遇很多百姓亦是纷纷发表着自己的感慨道。

    随着乡试尘埃落定全国的目光亦是开始投向明年的会试。

    烟花已经慢慢散去很多中举的人在一番庆祝后亦是开始认真地思考起接下来的路。

    若是在以前他们必定是义无反顾地赴京参加会试亦或者吏部报道。但现在时代已经悄然发生改变故而有必要认真地思考。

    首先他们很多人能够中举并非是自身实力多强而是朝廷的扩招才让他们成功中举;其次前往京城的路途遥远这一路的花销不是一笔小数目。

    至于最后一个原因则是早前所提出的进士官含金量下降的事实而今哪怕考中进士亦不再是锦衣玉食同时需要在官场继续拼搏。

    反观在其他的领域中现在已经出现了不少很好的就业机会。

    由于朝廷已经彻底放开私塾而民众对教育的需求大大地增加而今的教书先生市场十分的吃香举人功名会是教育市场的香饽饽。

    另外随着大明推进法制建设不仅有着司法官员的路线而且状师的需求亦是大大地增加很多百姓都需要花费找状师打官司。

    若是对明年会试没有足够的把握亦或者深知自己无法通过会试的关卡倒不如借着举人这个头衔从事教育或状师都是不错的职业选择。

    正是如此在各地新科举人纷纷赴京赶考之时亦是有不少举人选择放弃机会而是进入了教育和状师等行业。

    百历十年的大明朝悄然发生着变化由“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到如今的百花齐放正在上演着真正盛世的景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扩招真的是一个妙招!”

    “错了这不是妙招而是堪比刁民册的治国策!”

    “咱们华夏有林相爷当政焉有不兴之理真希望他能长命百寿!”

    面对朝廷此次科举的突然扩招很多人亦是慢慢领悟到其中的精妙不由得纷纷称赞这个举措和林晧然。

    事实亦是如此此次的扩招既解决朝廷人员不足的问题亦解决了八股取士的弊病更是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不经觉林晧然治理大明已经有十年之久而其治理下的大明所取得的成果更是举世瞩目。

    跟着以往的盛世不同而今的盛世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而且还体现在军事上更是体现在法治上。

    在大明教育考试进行改革的时候大明的立法会亦是巧然设立将由立法会充当司法体系的顶层设计部门。

    正是这一年底经过立法会的几次修稿出台了大明第一部商业法案标志大明正式进入立宪时代。

    商业法案主要包括公司法、保险法、合伙企业法等虽然其中条文不免有一些漏洞但给大明的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在推出商业法案仅仅十日立法会又同时推出了劳工法和海关法特别海关法对走私有着极严厉的处罚规定为海关人员的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百历十一年初天下举子纷纷云集于京城力求争夺明年的三千个名额。

    虽然进士功名的含金量大大降低但亦是给了他们更容易进入官场的机会对水平中上的举人无疑是大大的利好。

    只是他们心里亦是清楚现在进入官场的门槛变低了但想要脱颖而出更加困难了需要真才真实才能在官场中生存。

    由于本届会试要录取三千个名额故而朝廷亦是设立了十个主考官。

    为了消除官场不健康的师生关系防止大明屡屡上演党争的闹剧。此次关于房师的信息不再公开故而所有被录取的考生根本不知道是哪位主考官录取自己自然亦是无处递门生刺了。

    只是本届会试出现了一个奇事:有一个叫陈乔敬的举人在通过会试后竟然主动放弃进入官场的机会而是毅然选择下海经商。

    这种事情放在以前必定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件大家更是会指责陈乔敬这个人脑袋被驴踢了但现在却显得不那般的离奇。

    终究而言朝廷的司法建设正在削弱阶级差异做官亦将从统治阶层转变为一份职业而发大财的途径将会是经商。

    将来的事情谁都说不清但只要大明仍是由林晧然主政那么华夏推动法治削弱阶级差距将是大势所趋。梦笔阁免费小说阅读_www.meng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