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军令状

    天元颠了颠刻笔,随后向后一抛,向身后喊到:拿把剑来,即是英灵,既要渡世,怎可不执剑做开端!

    北风烈烈,天元的长发烈烈而起,未着长袍的身影,却显得高大而又挺立,黑云滚滚似形成了一个漩涡,带起凛然而上,欲要冲破天地的气势!

    “用我的!”似是受到天元的感染,剑痴此刻也是豪气干云,唱啷一声,断剑已经飞了出去,天元也不客气,一个回身抓住剑柄,手腕转动间,断剑已经以四十五度角,放在了天元的眼前。

    曾经那个鉴定师教过天元如何品鉴名剑,四十五度角观察,可以最好的观察到一柄剑的全貌。

    望着手中的断剑,天元眼中一亮,虽是断剑,但重量却比一柄普通的长剑还要重几分,剑宽而双人刃,剑锋冷气涔涔,材质绝对极品,切金断玉,削铁如泥虽不一定,但吹毛断发是必然的。

    “好剑!”天元转过头问道:此剑可染过血?

    “呵呵!”剑痴笑着看了看他说道:偶得此剑,此前不明,入手后,斩流氓七人,强盗十八人,逃兵五人,纨绔公子十人,共染四十人血!

    说着,又望向了众人,众人纷纷躲避他的目光,纨绔十人?这里可都是纨绔,而且是最顶级的纨绔,望着那炳断剑,众人都有后颈微寒的感觉!

    “好!”天元的似乎没有明白剑痴话外音一般,豪放的说道:渡世伐,英灵渡,题词之笔,就应该有这断阴阳,分生死的气魄!

    言罢,断剑入伐,铁画银钩,入木三分,随着天空中黑云遮日,那挥动的手,似乎不是在写字,而是在战斗,在杀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似乎就算前面阻挡他的是这天,是这地,他也会一剑撕开,昏暗中,众人仿佛看到了一副,金戈铁马,旷世决战的画面。

    君生吾未生,君去吾才行。

    将成枯万骨,香江渡英灵。

    虽未登天阙,以留万世名。

    待得轮回顾,吾许复和平。

    一副题词结束,天元在右下方,刻上了自己的名字。

    “纨绔公子,司徒天元。”

    众人纷纷抽出佩剑,在天元的下方,同样属上了自己的名字,剑痴踌躇了一下,也接过断剑,呲呲两声,剑痴二字同样出现在渡世碑上。

    “大哥,词名为何?”

    词名?天元听得一愣,这他还真没想过,于是说道:“词是我题的,名字你们想!”

    “我们想?”风骏眉头皱成了八字形,搜刮着腹中为数不多的墨水,想了几个名字,却都感觉,配不上这词配不上这伐,配不上这香江水中的数万英灵,无奈之下,长枪一指老五,说道:你文采好,你来!

    天元看着风骏笑了笑,却没有说话,他不是不能题名,只是这首词,是他写给英灵,也是写给这些兄弟的,若想题名,必先明其志,既然决定去做,就要让每一个人都明白,他们的目标是什么,就要让每个人,都如同自己一样,立下这此生之诺!

    老五被点名,苦苦思量着,弈博天却是狐疑的望向了天元,正巧看见了他没来得及收回的笑容,顿时明白了什么。

    待得轮回顾,吾许复和平!

    弈博天重复着这句话,回想着天元的那一抹笑意,渐渐有了定题。

    “老大这虽是题词,但更是承诺,承诺,轮回往返,必复太平!”弈博天心中想道:承英平乱,诺复和平,这便是这首词的真正含义了。

    “军令状,如何?”弈博天望向众人说道。

    军令状?众人先是一愣,这三个字,他们在熟悉不过了,自然明白这三个字的重量,但回顾整首词,和面对这血色香江,这三个字,是唯一配的上的。

    “好!就用这个名字!”众人齐声应诺,虽然明白,一旦这三个字题名,那么自己这一生都要为其奋斗,但没有人不同意。

    就这样,渡世伐刻上了军令状,被众人推进了江中,顺流而下,像是一座灯塔,指引着众人的前路,像是一个告示,向世人展示着这些人的志向和承诺。

    “轰隆隆!轰隆隆!”

    几声闷雷之后,雨滴倾盆而下,大地更加迷蒙,百米外不可视物,但众人却能看到,那飘荡以远的渡世伐,每逢昏暗,必有雷霆闪耀,将‘军令状’三个字,照的清清楚楚。

    那被香江水染红的血袍,不知什么时候飘到了岸上,雨滴轻敲间,红梅尽去复霜雪!

    至此,天之六将,终于有了统一的目标;后世人寻于香江之畔,得此渡筏,著书《军令状》,流传千古,奉大陆香火。

    “这周边应该是安置烈士遗孤的地方?”天元拾起素袍,对着剑痴说道:我想去看看他们,你能带路吗?

    兄弟几人同时望向了天元,随后同时跨出一步,站到了天元身边,虽未言明,却已经表达了要同去的心声。

    “可以,我带你们过去!”剑痴并不惊讶,当他看到天元他们对待英灵的态度时,就知道,他们一定会提出这个请求!

    剑痴带路,六人抛却车马,紧随其后,大雨滂沱,天元说了几次让允伯去车上避雨,允伯都未同意,他看着这些孩子,心中欢喜,天元虽然从小纨绔,但他却是自己看着长大的,一生未娶,早已经把天元看成是家人了。

    香江染血,对于天元他们的冲击力很大,但对于百战余生的允伯,却没有多少,见惯了生死,也慢慢看破了生死。

    同时,香江最近的战场就是金龙门,司徒雷便在金龙门,如今自己去不能帮助兄长征战天下,却可以守护好他的孩子,自然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离开天元身边的。

    望着金龙门的方向,允伯心中道:大哥,不知你那边战况如何,见这香江水,想必是很激烈,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啊!

    ……

    金龙门

    司徒雷站在金龙城上,望着下面糜战的两国军队,眉头紧锁,心事重重。

    从金国发兵以来,而今已经十年,交战数百次,金国财多胜少,渐渐也由全力进攻,变成了试探,虽然战事不停,但近年来,伤亡已经少了很多。

    但,就在三天前,金国突然发动猛攻,司徒雷虽然伤亡不少人,却也是将金国最猛烈的一波进攻挡了下来,有了喘息的机会,司徒雷调兵遣将,分部兵马,很快形成了防御阵地。

    本以为,金国没有一举功成,自己这边借助地利,有防御优势,对方应该会退兵,换回原本保守的打法,却不想第二天,对方竟然又是全力进攻,就算以二换一,伤亡无数,依然全力进攻!

    这种明知有损失,明知打不赢的仗,对方已经进攻了三天了,司徒雷实在想不出,对方统帅为什么要这么做。

    “难道对方是傻子?”

    这不是开玩笑呢吗?对方统帅与自己战斗了十年,虽然败多胜少,但那是因为,已方比对方的人马多出一倍来。

    司徒雷曾经考虑过,如果是同样数量的兵马,恐怕现在金龙门,已经被攻破了,如果这样有才能的统帅,都是傻子的话,那自己就真的成傻子了。

    “他这么无所顾级,不记伤亡的进攻,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司徒雷心中问着自己,却没有答案。

    金国统帅纳兰正雄,原是金国统帅纳兰性德的长子,自幼便有天才之名,三岁赋詩,七岁便已经初识军事,以十岁少年之龄,掌管金国禁军护卫都城,无一人反对,二十岁掌护国军,三十岁,纳兰性德病故,掌帅印,带兵迎战金龙门,用兵诡谲,善用奇兵,精通军阵,通天时,懂地利。

    每每征战,司徒雷都是被动应战,唯有一次主动出击,却在追至环形谷时,被对方包了饺子,若不是几位将领奋力搏杀,带着他突围而出,恐怕现在天元已经没有父亲了。

    思索间,千头万绪,理不清,思不明,时间却是已经过了许久,太阳已经西斜而下了。

    “禀告父帅,敌军一如昨日,于此时退回环形谷了,我军是否追击?”一个身披银甲,手提红缨枪的小将,在城下询问着司徒雷。

    此人,名叫司徒天音,天元的大哥,官拜票奇中郎将,骑兵最高将领,随父征战十载,而今也是而立之年了。

    “命令全军撤回金龙城,先锋官以上将领,饭后到帅室商量对策!”司徒雷发布了指令,声音洪亮,如同擂鼓一般。

    “是!”天音应诺,打马转身去宣布命令了。

    “哎!”司徒雷长长的叹了口气,脸上的阴霾更重了。

    这样的情况,已经重复过两次了,每天此时都撤军,逢午夜又帅兵攻打,兵将疲惫不堪,却无对策,更让司徒雷不安的是,纳兰从来都不是一个吃亏的人,此番所为,损兵折将,所图必甚,奈何多番思索,依旧想不明白,对方怎样凭借十万攻克自己二十五万大军。梦笔阁免费小说阅读_www.meng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