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高俅与折可适之间没有任何私人的交情就算是跟他的儿子折彦质之间关系也并没有多深不过折可适这个人的能力高俅确实心中有数的——直取兴庆府虽然说起来很简单可是这其中的困难肯定不是一般的百姓能够了解的这其中折可适付出了多少高俅都不敢说自己能够知道。
正是因为知道攻取兴庆府不容易而折可适又完美的达成了这一目标高俅这才会在这一次举荐其挂帅征北不然的话这种事情他肯定不会插手的。
而在场的官员对折可适自然是很有了解了毕竟他们在朝中的时间都比高俅要长与折可适虽然不一定有过往来可是也听说过很多折可适的事迹了而且折家家大业大他们肯定也跟折家的其他人有所往来。唯一的问题就是让折家的人挂帅这合适吗?
高俅自然也知道让折家的人挂帅意味着什么因为之前设计图谋折家这样的将门曾布已经跟他说的一清二楚了虽然说高俅对此并不同意可是也知道曾布做的是对的至少对于大宋来说曾布的做法是对的。因此就算是高俅心中不太愿意可也并没有要发对的意思可是现在的局面已经如此若是不让折家的人怪帅那能够撑起来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了而且就算是另外的几个人选也基本上都是将门出身无非就不是折家而是种家或者其他的什么家罢了本质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曾布自然也知道现在不是计较那么多的时候所以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也并没有开口反驳高俅的话当然支持高俅是不可能的选择默不作声也就是了。
“折家的折可适嘛……倒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在那之前也是时候需要安排一些官员过去毕竟现在西夏也已经平定再让社将军如此辛苦实在是不大合适的。”
跟其他人比起来赵佶思考问题的角度自然是不大一样的毕竟他是皇上不是臣子。
现在西夏的领土已经全部归到了大宋那么再让折可适掌管西夏那就有些不合适了虽然说折家世代效忠于大宋可是谁也不能为这种事情来作保证所以抽调折可适离开就是必要的了。当然在这之前肯定是要调过去一大批的官员的因为毕竟那里曾经是被西夏统治治理百姓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好在这种事情大宋也有经验了倒是不用那么麻烦。
“这事情倒是不麻烦前些时日去往南方归顺的那些吐蕃不部族之中的官员已经回来了依老臣看不妨再抽选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前往西北教化百姓应当是不错的!”
曾布自然能明白赵佶的心思而这种事情之前已经有过前例所以也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
至于说为什么是‘抽选’一部分人而不是原班人马再次派过去也是因为有些人其实是用不到了。比如说工部的人西夏是被大宋打下来的虽然对城池有所损伤可是毕竟有限的紧而且西夏跟吐蕃不一样他们的建筑水平也是不低的也用不到大宋太过费心。当然相对的户部、礼部的那些人却是一定要过去的了。
只是这其中就有一个问题了上次派往吐蕃部族那边的官员之中有一个人叫做李格非回到东京汴梁之后破格擢升为了礼部侍郎当然他的官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身份他的女儿李清照可是要跟高俅成亲的如此一来李格非要是去了西夏一走三、五年的高俅这边的婚事怎么办?总不能不等李格非就直接成亲了吧?
当然这件事情也是比较好解决的不用李格非也就是了不过具体如何操作还是需要好好考虑一下的。现在的礼部尚书年纪已经不小了再有过三年、两年的就会致仕还乡李格非要是去的话回来接任礼部尚书是没有问题的可若是不想得罪高俅自然就不能让李格非前去了。而在这中间如何保证不得罪李格非却也是需要思考的。
好在事情还不是十分的着急倒是没有必要现在就为之头痛。
“既然如此那这件事情就全权交付曾卿家去处理了务必要尽快让折可适腾出手来处理辽国那边的事情。毕竟战机转瞬即逝若是错过了高俅所说的时机对我大宋可是很不利的!”
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地步赵佶自然是同意高球的建议了而且高俅说的也没有错虽然说事情说起来很简单可是真要做的话肯定是需要专业人士的外行来是行不通的。
见皇上都已经拿定了主意了其他人也就不开口了就算是信任的吏部尚书也不再开口了。说什么同盟不同盟的其实都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废话罢了别看吏部尚书不支持对女真人下手可是他毕竟是吏部尚书而不是礼部尚书自然没有什么‘君子协定’这种无聊的心结。而其他的人比如兵部尚书等人虽然说是跟高俅的意见相左可是有差异的地方也只不过是先打谁、后打谁而已其实跟高俅并不是站在对立面上。
已经决定了后面该如何行事那西夏的事情就需要先放一放了当然不是说安排官员的事情而是给西夏一战之中的有功之臣论功行赏的事情这样的事情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继续了。
不只是时间上来不来得及的问题也不是折可适等人能不能来到东京汴梁的问题而是要考虑到军心现在战事未平就大加封赏那些将士们很有可能会心浮气躁而心浮气躁之后说不定就要出现某些纰漏到时候真要有个一差二错的事情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到时候不管是辽国还是女真人陈兵大宋的边境肯定又是一番战火。
当然什么都不做肯定也是不行的这样的话折可适等人虽然嘴上不会说什么可是心里面肯定会有所不满。因此现在要做的首先就是先发一道嘉奖的文书然后告诉他们现在辽国的事情更加重要有什么别的事情等着之后一切平定之后再说。
大的方向已经定下来了具体后面要如何操作这却不是今天需要讨论的事情了因为身为一国之主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事情。亲力亲为是很好可是却并不是很有必要而赵佶自然也不是一个勤政的皇帝这种没必要的事情还是能免就免的。
交代了曾布处理后面的事情赵佶便起身离开了。而高俅也觉得没有什么自己的事情了跟曾布打了一声招呼也跟着就离开了。而在这之后剩下曾布这些人虽然还需要继续商量事情可是也不好在赵佶的书房之中商量因此也就结伴离开去平时文官们议事的地方继续商量了至于说商量的如何却是要之后才能知道了。
离开了赵佶的书房高俅觉得自己有必要去找找赵玉儿毕竟昨天进宫之后她就没有了动静虽然说赵佶有派人去通知过高俅可是不亲自见上一面的话还是多有不妥的。
这也就是高俅曾经任职殿前司都指挥使不然的话就他这样在皇宫之内随意的行走不说是要治罪肯定也没有那么容易。借了以前的光现在高俅在皇宫之内穿梭虽然让不少的宫女、太监觉得诧异可是那些守卫宫廷的侍卫都没有说什么自然也就没有人站出来管这个闲事了。
找人问了几次以后高俅确定了的赵玉儿在皇后那里也就直接过去了。虽然说路不算很熟可是也是去过的而且皇宫之内的建筑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改动这也就保证了高俅没那么容易迷路。
在到了皇宫这边的时候高俅正好迎面碰上了王岳也就是曾经的殿前司都虞候现在的殿前司都指挥使也就是……薛海提及过的那个人。
“王大人这是向皇后禀告事情了?这是要走了吗?”
不管如何高俅跟王岳之间的关系说不上好但是也绝对说不上差而且人有见面之情高俅自然是要跟对方打招呼的了。
不过王岳却是一直板着个脸完全没有个笑容“高大人来了啊!皇后娘娘已经在里面等候多时了请高大人进去吧!”
“等候多时了?这话是怎么说的?为什么会特地等我呢?”高俅有些不明白王岳的意思不过也知道有些事情肯定是超出自己的预料来的因此很是谨慎的问了一句“王大人您这是专程出来迎我的?”
“不错!正是来等高大人您的!”
王岳点了点头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就承认了。
如此一来高俅却是没什么好说的了虽然说不知道怎么回事可是事到临头想走却也是晚了只能是硬着头皮跟在王岳的身后向里面走去。
进去了之后高俅自然是没有见到赵玉儿的不过他心里面已经有了准备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唯一的麻烦就是皇后已经面无表情的坐在了那里而在一边的座位上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儿正坐在那里有模有样的拿着一本书在看若不是偶尔偷看高俅的时候被高俅发现了还真以为这个孩子是在好好读书呢!
这个孩子看的是什么书高俅并不知道因为这个孩子不是正对着他高俅自然是看不见书的封面的。不过小孩子看什么书高俅其实也并不在意真正让高俅在意的反而是这个孩子的面向别人是不清楚这个年代也没有照相机可是高俅自己却是明白这个孩子跟自己小时候还是有一些想象的当然小孩子都很可爱高俅也是恬不知耻的美化起了自己的小时候。
“那什么皇后娘娘您是找微臣有事情吗?”
闹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儿高俅自然也不好贸然开口不过小心谨慎的问一问其实也是没有问题的。
“倒是没有什么大事不过就是听说高大人您要成亲了而且似乎女方不止一个?这不就代表您是要一次收好几份的礼钱了吗?问个清楚自然也是好的。”
王皇后稍微缓和了一下表情也没有显示出什么一样的表情似乎很是随意的询问高俅的事情一样。
若是别人的话肯定就有些不能接受了不过高俅毕竟是要跟赵玉儿成亲而王皇后与赵玉儿的关系也是十分的亲近的姑嫂之间又是情同姐妹问一问这件事情也确实是应该的。
高俅也没有想太多虽然觉得诧异但还是能够理解因此便直接回答道:“启禀皇后娘娘确实是如此而且这桩婚事也是当今皇上开口赐婚的还要感谢皇上才是。”
“是啊!是啊!是啊!是要感谢他啊!”
连着说了三声王皇后也不知道是想起了什么脸上竟然布满了寒霜。
“……皇后娘娘那什么……哎?这位是小太子吧?这么长时间不见已经长这么大了啊!最近有没有好好读书啊?还记不记得我这个老师啊?”
高俅也不知道该怎么接王皇后的话了犹豫了一下之后直接转移了话题说起了一边的那个小孩子。
在他想来能够出现在这里的小孩子肯定是寥寥无几的稍微想一下也能知道这个孩子应该就是赵佶的长子赵桓了。说起来高俅还是赵桓名义上的老师来着只不过双方并没有见过几次随后高俅就离开东京汴梁好几年对方还认不认得自己就不大好说了。
不过高俅也并没有想要从赵桓的身上捞到什么只不过是一个扯开话题的方法而已至于说赵桓还认不认识他其实他并不是十分的在意。梦笔阁免费小说阅读_www.mengbige.com